指着桌子上的大幅世界地图,主角给坐在对面的懿安皇后说道,“江南其实没钱了。”
世界地图,是让汤若望从澳门葡萄牙人那里搞来的。
“江南的物产无非丝绸、茶叶、瓷器,不管是湖州的‘湖丝’,苏州的‘苏丝’,还是‘松江布’、‘武夷茶’、‘景德镇瓷器’,可都不是粮食、粗麻布。
大明百姓,有几个买得起这些东西的?
他们都是靠海贸卖到西洋的。
西洋的豪商巨贾、王室勋贵,才买得起这些东西。
而且从大明到西洋,万里海路,遥远艰险,绫罗绸缎到了西洋,价格翻了至少20倍。
就跟我让汤若望从澳门搞来的那一套玻璃试管一样,在西洋并不值钱,但到了大明那就值上千两银子。
这还是我的面子够大,否则谁给你从西洋带这东西呀。
但皇嫂知道西洋列强现在做什么吗?”
1627年的西洋各国,远不如1840年那么强,但实际上已经算“列强”了。
英国、荷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,哪个派10艘风帆战舰来远东,都够大明喝一壶的。
法国可能没空来大明,毕竟神圣罗马帝国玩砸了,法国的波旁王朝正忙着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互殴呢。
“神罗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法国和奥地利都是欧陆国家,哪有空关注海洋。
“西洋各国在打仗,就跟春秋战国一样的诸侯混战。
这时候,他们的国王勋贵也得把钱用来搞兵马钱粮,火炮弹药。
在战争结束之前,哪有闲钱买大明的绫罗绸缎、茶叶瓷器?”
“皇嫂应该知道汉末、唐末的诸侯混战,持续了多少年吧。
西洋列强要是互相打上30年,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往哪里卖?
从事丝绸茶叶瓷器的商贾,以及与他们牵连很多的文人官员,又会把银子用来做什么?
除了存在地窖里生锈,或者去兼并土地,或者去秦淮河上博美人一笑,反正我是想不出还能拿着银子干嘛?
银子总不能拿来吃。”
“所以,皇兄做木工,我做化工,都是为了让他们拿出银子来买。花高价买。
这样我才能收到钱,把钱拿来做正事。”
我崇祯和我哥天启都是在做正事。
我们是搞新技术研发,“向自然界要资源”,是为了提高大明的生产力,来缓解大明那越来越紧张的生产关系。
你们不懂,居然认为我兄弟俩在不务正业。
欧洲的“三十年战争”要从1618年打到1648年,这段时间内哪有多余的白银来买大明的“奢侈品”?
大明要怎么在小冰河期的天灾,和辽东、西南的叛乱之下,熬过这30年?
17世纪的大明,其实是“奢侈品”的生产国,不是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国。
生活必需品,棉布、口罩、服装、凉鞋,再低端也是必需的。
但绫罗绸缎、瓷器、茶叶,不穿不喝也罢。羊毛纺织的衣服一样穿,烧开了的水也能喝,木器、银器、铜器还比瓷器耐摔了,不是一样用吗。
奢侈品,都是用来装点门面的。
都打起“三十年战争”了,粮草军械都不够用,哪有钱买瓷器、穿丝绸装点门面。
三十年战争,让德意志各邦国减少了25%-40%的人口,让哈布斯堡王室从霸占大半个欧洲的“皇帝”沦落到奥地利的“诸侯”,让法兰西在欧陆崛起。
还引爆了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,世界进入了“近代史”。
大明?
大明倒在了即将进入近代史的前夜!
让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化”又推迟了200年。
“我总不能像万历皇帝一样,派太监去民间搞钱吧。
再一再二不再三,这派太监搞钱的事,万历皇帝已经用过了,我再用还灵吗?
我不得不想别的办法了。”
大明皇帝没有满蒙八旗可用,做事其实不如大清皇帝有底气的。
万历皇帝“与民争利”,“民”忍了万历20多年。
好容易万历皇帝死了,泰昌皇帝取消了矿税,但泰昌皇帝只当了一个月就死了,换了天启皇帝。
天启皇帝又起用魏忠贤,再次去“民间”搞钱,然后天启“落水”了。
不管这些“民”是哪些人,总之他们已经给了万历皇帝20多年的面子了,而且他们有本事让天启皇帝“落水”。
所以,主角也很难办的。
不能从陕西米脂县的“李自成”这些“民”身上搞钱,历史证明这是找歪脖子树。
但怎么换个方式从万历皇帝搞过的那些“民”身上搞钱,这必须得动脑子的。
崇祯历史上也派太监,但派的太监高起潜,没搞起钱来,反而把卢象升搞了,那不是找歪脖子树吗。
“你整天拉着宋应星搞那些瓶瓶罐罐,就能收到钱?”
懿安皇后满脸的不信。
近代化学的厉害,她没学过呀。
就高中化学书上那些东西,随便搞出一样来放在1627年,那都是能改变历史的发明。
伽利略还没死呢,牛顿还没出生呢,托里拆利还没发现大气压呢。
理工狗出身的主角,才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,没有之一:(
“当然能了,1两银子成本的肥皂卖100两,如果在红楼卖1000两,怎么可能不赚钱?
柳待诏的签名也是很值钱的。
这1两成本也是太监们贪了老子的钱,老子不想点破罢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明末之我崇祯无为而治请大家收藏:(m.ruochuwx.com)明末之我崇祯无为而治若初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